本文圖例來自網絡,分享的目的在于學習。對于小型部件的批量復制,已成型的產品,采用玻纖膩子搭配表層膠衣來糊制樹脂模具是經濟和快捷的。
常見帶玻璃纖維的樹脂膩子,有環氧樹脂和普通樹脂基的。由于玻纖膩子自身已經包含了樹脂基體和增強物(短切氈),所以糊制模具時不需要再增加別的增強物或樹脂,只需要搭配下表層膠衣,就可以實現快速地制作一個簡單的、耐用型樹脂模具。
由于考慮到后期產品材質和成型工藝,本圖例采用的是環氧膩子,搭配環氧膠衣作為表面,雖然環氧體系客單價高點,但它耐用性也是最突出的,同時能滿足手糊、真空及高溫熱壓等成型工藝。
環氧膩子模具制作流程:
放置框架底板,把外殼平放。
用熱熔膠粘接塑料蜂窩板,做周圍框架。
R角使用橡皮泥做過渡,這樣成品模具外弧度會更圓潤,防止刮傷自己。
對棱角對齊,并密封處理。
保持框架基本的支撐強度,至少不要一碰就倒。
環氧膠衣加入精確固化劑,并均勻攪拌;
操作溫度至少達到20℃,以便倒出,模具膠衣在低溫下很難倒出;盡量避免過多的氣泡滯留。
使用刷子以每層0.5mm的厚度均勻地施加到外殼上。至少涂刷兩層,整體厚度應小于2.5mm。 為確保環氧膠衣均勻粘合,請等到第一層膠衣達到半固化狀態后,再涂刷第二層膠衣。
圍板的內壁要全部均勻涂刷環氧膠衣,這將會是環氧模具的外表皮;環氧體系常溫固化較慢,需要12小時以上,你可以通過加溫來提高固化的速度,如小烤箱、小太陽等等。
計算環氧膩子用量,模具厚度建議在15mm以上,拐角支撐處可以更厚些。
準確的環氧固化劑添加量,無需再多言,這影響到固化后的強度。
由于帶有玻纖的緣故,膩子粘度較大,混合是個精細活,一個要求–混合要均勻。
一層層的涂刷,不要著急,環氧膩子的固化時間較長,你有足夠的時間來操作。
盡量避免氣泡、貼合不到位的問題,一旦固化成型,非常堅硬,再次修正的代價較大。
外觀看樣子,的確沒什么好看的,但是我們要的是效果和性能,這才是重點。
等環氧膩子完全固化后,就可以拆除圍板,你要的模具就出來了。沒有水磨拋光處理,所以看起來是啞光的,之后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拋光到你所需要的效果即可。
對于這種簡單結構的小型部件,樹脂膩子+膠衣的方式是可行的,解決了很多客戶動手能力差困擾。
版權所有:江蘇智派化學品有限公司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