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復合材料制件的最先進技術之一,是使用碳纖維預浸料增強物,在高溫和壓力條件下成型優質制品,其表面質量高,樹脂含膠量低以及優異的結構性能。
未固化的碳纖維預浸料,手工操作與裁剪非常方便,并且嚴格地貼合模具表面;特別對于較小的復雜產品,可能用其他工藝如手糊、真空袋成型或導流難以制作,則預浸料成型工藝更加適合。材料可以在樣板上方便且精確的裁剪,意味著材料可以有效的被利用; 相比其他工藝,顯著減少材料浪費。預浸料鋪層,也非常清潔的并且沒有氣味的。
盡管預浸料生產工藝有諸多優點,但常常被人誤解,某些較小的復合材料公司或個人不予考慮或抵觸該工藝,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在正確的材料和指導下該工藝僅需極少的專業設備就可以被掌握和運用。該指導將告訴你如何去實現。
鋪層前,將碳纖維預浸料的背面保護膜撕離。
預浸料,預先浸漬了活性樹脂的碳纖維等復合材料增強物的命名。使用的樹脂體系一般是環氧樹脂,在材料生產階段已經混合了其固化劑,然后再浸漬到干的纖維織物上,而制作成預浸料。
用預浸料制作復合材料制件的最常用方法是,在模具上鋪層未固化的預浸料,然打真空袋壓實,然后再鋪預浸料,最后放入熱壓罐或烘箱中進行固化。因為熱壓罐超出了個人和大多數小企業的預算,所以在烘箱(即非熱壓罐)中固化預浸料時有效且方便的途徑,絕大多數人都可以使用預浸料技術了。
預浸料中特殊配方的環氧樹脂,在常溫下的固化過程是非常緩慢的(通常幾個星期),而在冷凍溫度下(典型為-20°C)其固化幾乎是停止的。預浸料在常溫下發生局部明顯固化之前的一段時間,稱為材料的活化壽命;而預浸料在冷存貯條件下可存放的時間,稱為材料的保質期。
在常溫下,預浸料的樹脂的粘度非常高,盡管未固化,也非常容易操作。因為預浸料的硬度,所以有時候人們稱之為干碳,盡管這樣的稱呼容易讓人混淆。
特定樹脂系統常溫下的粘度和其他特性,決定了預浸料的粘性。較粘的預浸料,操作較粘手,但很容易粘在模具表面上。粘性很低的預浸料,操作比較方便,但是不容易貼在模具表面上。
預浸料樹脂,在高溫即固化溫度時,才會真正開始反應和固化,這就是為什么預浸料必須需要在烘箱中固化的原因。預浸料一般的固化溫度,從60°C 到 180°C不等;非熱壓罐預浸料的最常見的固化溫度在100°C左右,使用家用或商用的烤箱或其他類型的烘箱比如烤漆爐,就可以很容易達到這個溫度。盡管烘箱內沒有抽真空的管路也可能成功固化預浸料產品,而然有真空管路的話會更好。
與許多復合材料工藝一樣,成功制作碳纖維預浸料產品的關鍵是使用正確的材料和技術。改變某些材料隔離膜或脫模劑或碳纖維預浸料,可能會對結果產生較大的沖擊,因此我們建議為了達到最佳效果,特別第一次,最好使用我們列出的所有材料。
我們的非熱壓罐預浸料成型工藝,僅需要烘箱來成型產品,以及模具和一些基本的工具。
遵循本指導,必須有一個烘箱,可以設定保溫至100°C 。烘箱可以是家用或商用的烤箱或其他類型的烘箱比如烤漆爐或者專業的烘箱。最重要的事情是,烘箱是安全可靠的,并可以加溫并保溫至需要的溫度。
你將制作的產品尺寸最大不能超過烘箱的內部尺寸,所以如果你使用一般的家用烤箱,那么你只能制作較小的產品。當你要發展預浸料使用的時候,你可以升級或增加精良的設備,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絕大多數的烘箱都可以滿足要求的。
盡管在烘箱側面開孔有真空管路保持產品固化時一直抽真空不是必要的,但是這是非常有利的(也是標準的做法)。如果做不到一直抽真空,那么必須保證真空袋在烘箱外被完全抽真空的并且是完全密封的。同樣重要的是,不能在固化過程中真空袋產生漏氣而導致失去真空壓力。
因為在本操作指南中使用的預浸料需要加溫至100℃而固化,因此模具能夠抗高、抗扭曲、抗衰變是必不可少的。該預浸料是環氧樹脂體系,需要與模具材料互相兼容。因為這兩個原因,傳統的聚酯模具不適用于制作碳纖維預浸料產品,所以不使用,模具可以由高溫環氧樹脂、金屬(如鋁、不銹鋼)或者高溫乙烯基樹脂制成。
使用預浸料,你還需要以下工具:
表面層預浸料,僅在一面有一層特殊的樹脂膜,將貼合模具表面。
大部分預浸料在熱壓罐的高壓下固化,可以做出非常好的、表面光潔并且無針孔的產品。遺憾的是,同樣的預浸料,當在烘箱中真空加壓時,制作出的產品表面會留下針孔,大多數人都不會接受這樣的效果。出于這個原因,作為非熱壓罐表面層預浸料作為產品的表面層。推薦這種特殊的預浸料,一面是一層膠膜,可以與模具表面全面緊密的貼合,另一面是一層干織物,以便在真空下可以完全去除空氣。該表面層預浸料,再與積層預浸料相結合使用,該完全透明的樹脂體系將進一步提升產品的表面質量。
這種特殊的預浸料組合完全可以實現只有真空加壓和烘箱固化,就可以完成專業品質的碳纖維制品。
我將只使用一層240g表面層預浸料和一層400g積層預浸料。這樣,制品的厚度大約在0.75mm左右,對于大多數非結構件和次級承力件比如管件、內飾件、盒體和覆蓋件來說是理想的厚度。需要更厚的或較承力的制品,則繼續增加體積層預浸料到達需求的厚度。
為了簡單可行地開始碳纖維預浸料層壓技術,我們上面提到的所有材料和設備都包含在我們的碳纖維預浸料成型套裝中。
下面的整個指導過程,你將看到兩個不同產品的照片;這兩個產品,一個是12”的引擎蓋進氣口,另一個是50mm的進氣導管。引擎蓋進氣口是相對平坦且有清晰拐角的型面;而進氣導管是非常起伏的型面,可展示預浸料容易的貼合復雜的形狀。這兩個產品,用其他工藝技術都是比較困難或難以實現的。
除了確保你將用到的模具是用適合的材料制作的,模具準備工作與其他工藝大致相同。
因為固化溫度大約為100℃,所以使用在此溫度下有效的脫模劑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數脫模蠟在此溫度下都不能使用,所以我們不建議這種預浸料工藝中使用脫模蠟。而應該使用像半永久性這樣的化學脫模劑。確保模具清潔無污染。根據產品的使用說明書使用。
使用預浸料,一個顯著的優點是,特定的產品材料可以很精確的從成卷包裝材料上裁剪,以致最低限度減少浪費。方法是做一個用于裁剪材料的樣板。對于一個特定的產品,你只需要創建一個(或一組)樣板;當你做同樣產品的時候,這個精確的樣板會讓你的工作變得更簡單。
一種較柔軟的材料比如Coremat強芯氈,可用于制作裁剪波浪型面的樣板
可以用很多種方法制作裁剪樣板。第一種方法是,用一塊大的預浸料鋪到模具表面上,根據需要先軟化并且拉平直到完全覆蓋模具,再裁剪掉一圈多余部分;然后將材料從模具上揭下來,再次使它平整,在一張硬紙板或者相似材料上描出它的邊緣,保存起來以便以后使用。
簡單的型面比如引擎蓋進氣口,可以用一張硬紙板簡單的制作裁剪樣板
簡單的型面比如引擎蓋進氣口,可以用一張硬紙板簡單的制作裁剪樣板.
另一種方法,也可以用有延展性的織物(比如薄的Coremat強芯氈)來制作樣板,該材料可以在模具表面被拉伸鋪平整,并且可以切割或被標記成最終的產品尺寸。這種軟的樣板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轉移到更耐用的材料上。對于簡單形狀,用紙板就可以很容易制作。
確保體積層預浸料比表面層預浸料稍微小一點,使得表面層的排氣通道是暢通的。
大多數情況下,鋪設表面層預浸料要比體積層寬幾毫米。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確保表面層的真空路徑,表面層預浸料的特殊干燥面不會完全埋在內部,確保產品在打真空袋時,任何滯留的空氣可以被除去。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表面層不需要總是比體積層寬。但目的是為了做出一個更好更重要的表層,通常可以在預浸料上簡單的畫出比模板稍寬的表面層,而不需要為表面層做一個單獨的裁剪樣板。
制作樣板之后(或多張樣板),將其轉移到預浸料。如果預浸料放在冷庫里,在密封袋中解凍至室溫,然后從袋中取出使用。
用斯坦利刀片,以正確的角度在預浸料上劃。
對于體積層預浸料,可以在撕離膜的一面用馬克筆方便的劃線。
首先將樣板轉移到表面層預浸料,然后再到體積層預浸料。表面層預浸料僅一面有保護膜,并且該保護膜表面是蠟質光滑的,很難用馬克筆劃線,所以推薦的做法是在干布一面用刀片或其他鋒利工具來刻痕。記得表面層輪廓要比體積層大一圈(幾毫米),以確保氣體排出去。標記表面層時,沿著樣板一周稍微多幾毫米去標記,這一點很容易做到。
體積層預浸料的兩面都有保護層,并可以用馬克筆很方便地做標記。這一點跟表面層不同。
表面層預浸料,很容易用專業的復合材料剪刀或常用剪刀來裁剪。
對于體積層預浸料,最好用斯坦利刀來裁剪。
標記材料之后,就可以用斯坦利刀或剪刀進行裁剪了。
跟多數預浸料不同,該表面層預浸料是單面的,需要用特定對待,將有樹脂膜的一面貼合模具。
小心地將表面層預浸料上的保護層撕離,僅有一面有樹脂膜。
表面層預浸料,僅在一面有一層特殊的樹脂膜,將貼合模具表面。
在模具平坦的區域,開始將預浸料貼合模具表面,一邊按壓一邊滑動。
繼續溫柔的操作預浸料,使之貼合模具上的波浪型面。
首先,將預浸料保護膜細心的揭掉,樹脂膜一面朝下,放入模具中。將預浸料輕輕放平到模具上大的、平整的區域,然后輕輕拉,使材料平滑地覆蓋到更多復雜的區域。你可以發現用熱風槍或者吹風機可以有效地使預浸料變柔軟、易扭曲,更容易鋪層。實際上你會驚訝預浸料在這方面是多么的可塑和有彈性,和干織物相比,你只需要一點耐心就可以將預浸料鋪到整個模具表面上。
用鈍的工具(通常是自制的)按壓預浸料緊密的貼合模具上的尖叫或拐角。
一旦鋪好之后,將任何多余的材料剪掉,使得預浸料不超過模具的法蘭邊。
當鋪覆預浸料(表面層或體積層)時,最基本的是確保材料貼合所有拐角而不能有任何“架橋”。因為預浸料的含膠量是精確控制的,它沒有多余的樹脂去流動并填補任何缺口或空隙,所以讓預浸料非常親密的貼合模具所有表面是極其重要的。當您第一次使用預浸料工藝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產生氣泡缺陷。
有很多鈍器工具會幫助你將預浸料緊密貼實模具的角落,比如信用卡、刮冰器等。
像進氣導管這樣的波浪型面,需要用熱風槍慢慢的加溫,使預浸料更加柔軟。
為了在材料連接處建立筆直的接縫,可以用紙膠帶來標記直線。
然后將表面層預浸料從模具上剝開,沿著紙膠帶裁剪材料。
然后另一邊重疊在裁剪邊上,可得到完美的接縫。
在裁剪微小多余材料的時候,復合材料小剪是非常有用的。
因為預浸料具有優良的粘性,你會發現它粘到模具表面,無需任何噴膠或者其他粘合劑,預浸料加熱后粘性略有提高,特別是如果你在較冷的條件下進行鋪層。
體積層的鋪覆與表面層類似,因為體積層不會被看到,所以布的整齊性就沒有表面層要求嚴格。你還會發現,即使較重430g的預浸料,看似難以操作,而事實上很容易扯拽或拉緊直到滿意為止。可以在需要額外加固區域添加多層,并且可以根據需要使用對接或搭接。
剝去體積層預浸料兩面的保護膜
使用熱風槍小心的加熱體積層預浸料,使其發軟并更易操作
跟鋪表面層一樣,鈍器工具用來按壓預浸料更貼合模具拐角
體積層預浸料比表面層稍微小一些,沿模具一周,表面層要比體積層延伸出將體積層牢固按壓到模具的所有區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小角落。
多余邊角裁剪均勻
一旦你鋪覆了所有預浸料層到模具上,所有材料與模具都貼合(尤其角落處),就可以準備開始真空袋工藝,其中第一層就是無孔隔離膜。
用之前預浸料樣板作為粗略的樣板來裁剪隔離膜,但是要確保大20-50mm
用剪刀或美工刀裁剪隔離膜
裁剪適當大小的無孔隔離膜覆蓋在模具表面。你也可以使用切割預浸料的樣板來裁剪隔離膜,但要記得要比預浸料大一圈25-50mm.
鋪設隔離膜是一個快速和容易的過程,只需使預浸料不暴露。不用擔心隔離膜的皺紋很多,這完全正常,唯一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你確保隔離膜沒有架橋(如同鋪設預浸料和真空袋一樣)。為了沒有架橋,在模具的任何復雜型面或角落處,多布置些隔離膜。
隔離膜應當完全覆蓋整個產品,不用擔心它面積大而有褶皺,確保隔離膜不會繃緊而產生架橋。
用一些膠帶將隔離固定在模具上
因為隔離膜比增強物大25-50mm,所以隔離膜可能會伸出層壓件的邊緣。將伸出部分,包裹到模具背面,再用膠帶固定。但是不能把隔離膜拉緊去包裹,應該讓其蓬松,這樣可避免“架橋”。
剪一塊足夠大的透氣氈,將整個模具包裹,保證仍有余量。同樣,也可以使用切割樣板來裁剪足夠大的透氣氈。另外,如果你要同時固化幾個產品,可以剪一大塊透氣氈來覆蓋所有產品。透氣氈用量可以大方一些,覆蓋在整個模具表面。透氣氈一般可以重復使用,所以不用擔心使用太多。
粗略的剪一些透氣氈來包裹產品。透氣氈應該至少多裁剪60mm,這樣它便可以松散的包裹產品。
用一些膠帶將透氣氈固定至模具的反面。這也有助于封住模具的邊緣,以防止刺破真空袋。
當在你的部件上鋪設透氣氈時,應注意確保有足夠的材料,特別是模具的任何角落,防止架橋。透氣氈厚厚的毛氈狀性質使得它不能精確的被定位,所以你需要把它鋪在大致的地方。用一些膠帶固定透氣氈。
注意:當使用信封式的真空袋時,真空袋緊緊貼在模具正面和背面,因此在你抽真空之前確保模具背面沒有鋒利的邊緣是非常重要的,或者其他的任何東西都可能刺穿真空袋。如果你較晚意識到模具背面刺穿真空袋的危險,你可以鋪一層透氣氈在模具背面,而下一次要保證模具光滑。
用“信封式真空袋”包裹整個產品,替代了再模具法蘭邊上貼密封膠帶和打褶
當制作中小型預浸料產品時,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這種“信封式的真空袋”,即真空袋包裹整個模具,而不是(單層膜)貼在模具法蘭邊上。這種方法有幾個優點:不需要考慮模具的氣密性;組合模的縫隙無需密封;可同時包裹幾個產品一起固化。
但是該方法的缺點有:使用更多的真空袋膜;放置產品時要更小心;大件產品用這種方法不實際。總的來說,掌握信封式打真空袋需要了解這些因素。
當裁剪真空袋時,確保足夠多的數量。如果你之前沒有做過,可能不知道需要多少真空袋來包裹一個或幾個產品,特別要考慮模具復雜拐角部位需要準備更多真空袋。一般來說,真空袋至少是產品正面各個方向的兩倍。
建議當采用信封式真空袋時,操作真空袋在桌子上移動,真空袋不小心被刺破。為此,我們建議使用一塊透氣氈或者其他柔軟材料墊在桌子上。這樣,真空袋就不大可能被刺穿了。
確保真空袋比產品足夠大。當使用扁平管真空袋(LFT)時,盡可能使用真空袋上現成的邊緣。
在這個階段,密封4個邊緣中的3個。仔細地按揉真空袋邊緣的密封膠帶,確保密封。
裁剪足夠大的真空袋薄膜,呈雙層,然后在周圍未密封的邊緣貼上密封膠帶。然后從一邊開始從頭到尾揭下膠帶。完成這個步驟一直到3個邊緣都密封好,留下1邊不密封,以便放進產品。花費一些時間確保膠帶始終牢牢黏住真空袋,檢查可能導致密封不嚴的縫隙或者空隙。
將產品放入真空袋內,面朝上
可以同時放置多個產品
小心地將一個或幾個產品從打開的、未密封的一邊裝入真空袋。確保每個產品之間的空隙以及真空袋膜充足。
放入真空嘴,并在真空袋上開一個小口,放在透氣氈上,透氣氈要連接到產品上,確保真空嘴已經準備好直接內徑8mm的硅膠真空管。
如果你購買了碳纖維預浸料成型套裝,該真空嘴已經配套了1/4真空閥和倒勾接頭(用于連接內徑8mm硅膠管);但如果你使用的是其他的真空嘴或者分開購買的,確保你已經有了隔離閥(1/4真空閥)和倒勾接頭。任何螺紋連接都要用到PTFE生膠帶確保氣密性。如果沒有PTFE膠帶,則不能密封。
透明的PVC真空管可以在真空壓實階段中使用,而只有硅膠真空管才能在烘箱中使用。
真空嘴,用來連接真空泵和真空袋。不會有樹脂污染真空嘴,所以它是長期使用的并經過精心設計的設備。
真空嘴需要放置在一小塊透氣氈之上,這一小塊透氣氈需要連接到產品,這確保了空氣可以自由的從產品中通過透氣氈和真空嘴被排出。如果你同時成型幾個產品,那么你可以裁剪多個小塊的透氣氈來連接真空嘴和各個產品。
從真空袋內部用你的食指將真空袋頂出一個高峰
剪掉峰頂5mm,將在真空袋上留下大約12mm的圓孔
將真空嘴的螺紋部分穿過這個孔,在真空袋內部放置真空嘴的另一個部分
將真空嘴的螺紋部分穿過這個孔,在真空袋內部放置真空嘴的另一個部分
將真空嘴的兩部分緊緊的擰在一起。
將最后一個未密封的真空袋密封好,按揉密封膠帶
將沒有粘連的一側撕掉密封膠帶的包裝紙,用力的將真空袋與密封膠帶按壓緊以完成真空袋。通常要再次固定真空袋位置,以及確保真空嘴仍然放置正確,然后在真空袋中空余的部分在放入一小塊透氣氈,使得真空嘴以下的透氣氈與產品上的透氣氈能夠直接貼合。
在產品表面上,預留較大的、可松動的真空袋,以確在復雜部分有足夠大的真空袋可運用。如果此時發現真空袋不夠大,那就請需要更換一個更大的真空袋了!
在預浸料工藝特別是非熱壓罐工藝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抽真空的過程。真空袋制作的是否完美決定了產品的完美、不合格或一般。只有完整的真空壓力才能夠造就完美的產品。如果在真空袋中出現“架橋”,就會嚴重減少在材料中施加的壓力。在這些沒有充足真空壓力的部位,產品過程中會出現孔隙或針孔。
由于這些原因,為了達到更好的結果,在這個步驟上要更加關注并且花更多時間來確認。當你擁有了很多經驗,才能花較少時間制造出完美產品。
用一根硅膠管或者是PVC管將真空泵與真空嘴鏈接好。記住在烘箱中只能使用硅膠管
在抽出部分空氣以后,開始去活動真空袋的位置,特別是凹槽等復雜部位。
使用一根內徑8mm硅膠真空管(或者PVC管,僅僅是當沒有在烘箱內時),將真空嘴與真空泵相鏈接。
將真空泵打開,開始抽真空。當剛開始抽出部分真空時,關閉真空泵或真空袋上的1/4真空閥以切斷真空,細心且用力的推動和扯拽,使產品表面有足夠富余的真空袋。特別注意一些難處理的角落,一定要保證有較多的真空袋確保此部分不會架橋。
像凹槽等復雜部位,真空袋需要“褶皺”,越多越好!來回推拉或扯拽真空袋使其更加松弛。整個表面應有足夠多的真空袋。
再次打開真空閥抽出部分空氣,并且重復這樣的步驟。直到完全抽真空之前一直這么操作。我們通常在達到完全抽真空前,需要重復4-5次開關真空泵以便調整真空袋。
產品被正確打袋后,再抽至完全真空。相當多的褶皺表明兩個產品都有充足的真空袋。
在抽真空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不鋒利的工具去推動或調整真空袋,在強壓的控制下確保它能緊密的固定于每一個角落。要非常注意在整個過程中,你使用的工具沒有尖銳的邊緣,否則會刺穿真空袋,但是不用擔心真空袋會被推動至破裂,因為這樣的情況還沒有發生過(我們的真空袋擁有400%的延展率)。
將刮冰刀,尺子和螺絲刀一類的工具用透氣氈包裹起來,以免在使用過程中造成破壞真空袋的危險。
當你對真空袋的壓實感到滿意時,別忘了檢查密封膠帶,聽聽是否有漏氣的聲音。通常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去一遍遍的觀察找出細微漏氣的裂縫,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個步驟需要非常嚴密的密封才能很好的完成此工藝。
開關真空泵或者真空袋上的真空閥,仔細聽真空泵聲音的變化。如果袋子密封嚴密,當你開關真空閥時,聲音不會有變動。如果開關真空閥時,聲音有變動,就明確表明有泄漏現象。無論大小或在袋子的什么位置(通常是已經密封了,但是確實有一些地方或者袋子自身磨損了,而你實在找不到漏氣的地方而煩惱時,不如從頭重新密封一遍。如果你忽略此過程中的小泄漏,那么最終的產品就必然不能達預期效果)。
如果袋子看起來密封嚴密,并且當你開關真空閥的時候聽不到任何的變動時,你就可以準備做真空泄露試驗。
我們使用硅膠軟管的原因是硅膠在逐漸升高的溫度下不會變軟或者破裂,所以能在預浸料烘箱工藝中使用。如果你使用標準的PVC軟管(像樹脂導流中的軟管一樣),當放入烘箱中溫度達到100℃時,開始變軟并且自密封了,而切斷了真空。像之前討論過的,在預浸料的烘箱固化中也可以不連接真空,但是這樣出來的產品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你在打算在固化產品過程中不連接真空,那么使用什么軟管就沒有關系了,因為軟管不會接觸高溫。但是對于所有要放入到烘箱中的真空管,只能是硅膠或者其他耐高溫的導管。
最后確認真空袋是否完全密封,需要進行一次泄漏試驗。這個試驗能夠識別出一些非常微小的超出觀察范圍的漏氣(如真空泵“聲音變化”觀察,泄漏指示器以及超聲波檢漏儀)。
當真空袋完全抽真空后,關閉真空嘴上的真空閥,然后再關閉真空泵。等待30分鐘后,觀察真空袋的反應,它應該看起來還是很緊致的。作為最后的檢查:打開真空泵,擰開真空泵上的真空閥,等待幾秒鐘讓自己熟悉真空泵發出的聲音,然后打開真空嘴上的閥門,如果真空泵聲音沒有變化,那么你已經完成了一個氣密性非常好的真空袋。
如果有可能,我們建議在烘箱的側面連接真空軟管,那樣就可以在整個固化的過程中對產品持續抽真空;如果這樣做,一般很細微的泄氣就不會影響最后的產品,如果在真空泄露測試后真空袋仍然很緊,真空泵也可能發生極微小的聲音變化而沒有被發現,這樣極微小的漏氣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在泄露測試后,明顯看出真空袋變松弛,那么你就必須找出漏氣的位置或者重新打真空袋。
如果你想在固化過程中不繼續抽真空,那么真空袋必須擁有極其嚴密的密封。當固化時沒有抽真空的時候,任何細微漏氣都可能會導致產品的失敗。
成功完成真空泄露試驗后,就可以開始固化產品了。表面預浸料和體積層預浸料都可以在85℃和140℃之間固化。為了得到最好的產品,我們建議100℃溫度下固化8小時。更高的溫度會使產品固化的時間更短,但是需要更加專業特殊的模具(耐高溫);更高的溫度也會降低最終產品的表面質量。
確保烘箱中有支架或網板能放置產品。如果你使用的烘箱中是金屬絲支架,那么請你用透氣氈或柔軟、耐高溫的材料將其覆蓋,以確保其不會割破真空袋。將產品放置在烘箱的中間位置,以便產品四周的氣流良好。
烘箱加熱至100°C,確保真空袋是完全密封的,然后才可以關閉真空泵。
如果真空袋中同時放置多個產品,請將它們折疊起來…
使多個產品能同時在一個較小的烘箱中固化
固化時連接真空:
將真空泵放置在烘箱的外面,將硅膠軟管的一端連接在真空泵上,另一端穿過烘箱側板。將產品放入烘箱內,將硅膠軟管接連至真空嘴上的倒勾接頭。
打開真空泵,同時打開真空泵以及真空嘴上的真空閥,然后關閉烘箱門。仔細觀察(或聽)真空泵,確認當密封膠帶升溫發軟時真空袋不發生漏氣。事實上,一般情況下密封膠帶發軟后微弱的漏氣會自動密封,但是這不是完全可靠的。
建議在烘箱外面的硅膠真空軟管上,安裝一個真空泄露指示器。
固化時不連接真空:
如果你在固化產品時不連接真空,將產品放入烘箱中并關閉箱門。
避免在預浸料固化過程中打開箱門(尤其時在8小時固化中)。8小時以后,打開箱門,拔下軟管(如果有的話),然后將產品從烘箱中拿出來。
將產品放置1-2小時,待產品達到室溫,再脫模。當模具還是熱的時候切勿脫模,因為這很容易導致產品表面產生“印透”效果。
幾秒鐘就可以將隔離膜從產品上剝下來
產品脫模非常輕松,用指甲或塑料片在固化后的產品邊緣滑動
直接脫模后,這個汽車引擎蓋進風口產品有非常光亮的表面。
而發動機進氣管產品是無光的表面效果,因為模具表面本身是無光澤的。
當模具達到了室內的溫度后,可將真空袋、透氣氈和隔離膜從模具上剝去,然后就可脫模了。你會發現拆掉真空袋、透氣氈、隔離膜非常簡便;真空袋和隔離膜可以扔掉,而透氣氈可重復利用。
為了能更加輕松的脫模,請從模具的邊緣處開始,可以使用不會劃傷的工具像是塑料刮片,將模具從一個邊角處撬開。
固化后的產品,現在可以開始用Dremel或類似的工具進行切邊,也可用粗砂紙打磨邊緣。
在已固化的產品使用之前,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對其進行表面處理。對于很多應用,并不需要進一步處理。對于高亮度的模具表面,產品脫模后直接就得到高亮的表面效果,這些產品可以直接投入使用。如果是這樣,這樣的產品也可以用非常細的拋光劑稍微拋光,再用黑色的汽車蠟打蠟保護,使產品看起來非常棒。
如果你不進行任何處理而直接使用產品,那么要知道環氧樹脂(該預浸料使用的是環氧樹脂)不是100%防紫外線(UV)的;如果長期暴露在陽光直射下,最終會產生褪色。對于競速產品(如賽車),這沒有問題,也不需要進一步的處理;但是對于日用產品,推薦使用2K(雙組份)汽車清漆,為產品提供進一步光亮、防紫外線和一般防護。
對產品噴漆/透明膠衣,首先需要用研磨塊或類似的細砂紙打磨表面以清除任何殘留的脫模劑,而確保漆層的附著力。你將發現在復合材料表面做清漆/透明膠衣,需要噴漆、磨平、噴漆在磨平,以達到最佳效果。
版權所有:江蘇智派化學品有限公司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